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来源  | 
1  | 电场协同铈基催化剂低温催化燃烧含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 王伟  | 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  | 等离子体催化氧化VOCs的表面氧化及带电影响机理研究  | 姚水良  | 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3  | 质子化疏水性MOFs复合材料可控制备及对双酚类去除机制研究  | 冯胜  | 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4  | 冻融环境高性能砼-废砼-粗骨料循环系统多代再生机制与可持续性设计理论研究  | 朱平华  | 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5  | 多级孔印迹壳聚糖复合膜的构筑及其选择性吸附分离钕离子的基础研究  | 张雨哲  | 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6  | 根际微生物跨界互作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机制  | 肖娴  | 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7  | 酸雨地区地聚物再生透水混凝土泛霜机理及其酸雨侵蚀控制机制研究  | 刘惠  | 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8  | 新型双酚类化合物在湖库网箱养殖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 韩莹  |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9  | 基于现代网络理论的混凝土细观结构渗流和强度的智能设计与优化  | 吕奇峰  | 2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10  | 手性液晶印迹克酮酸菁比色探针构筑及其多元可视化检测重金属离子性能研究  | 李忠玉  |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11  | 暴雨作用下高性能自密实透水混凝土路面抗内涝机制与可靠性分析  | 朱平华  |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12  | 纳米Fe3O4/Fe(VI)协同去除水中典型合成麝香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 周正伟  |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13  | 单线态氧介导卟啉基MOF/LDH-RGO仿生催化剂光催化氧化生物质基HMF的研究  | 薛金娟  |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14  | 介孔印迹纤维素纳米晶复合膜的构筑及其选择性吸附分离镝离子的研究  | 郑旭东  |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15  | 纳米Fe3O4/Na2CO4对地下水硝基苯污染的修复效能及机理研究  | 王明新  | 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16  | 含Cr(III)固废高温制备建材过程铬的氧化还原激发机制及调控研究  | 毛林强  | 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17  | 考虑材料劣化空间变异性的混凝土坝结构性能退化正反分析方法  | 王少伟  | 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18  | 隧道火灾作用下气凝胶复合高性能混凝土抗剥落机制与结构可靠性研究  | 朱平华  |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19  | TiO2-SiO2-X气凝胶复合水泥基梯度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对污染物快速吸附/可见光降解研究  | 赵善宇  |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  | 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畜禽养殖场大气气溶胶中的污染特征研究  | 薛银刚  |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1  | 微塑料在纺织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污染特征及消减研究  | 许 霞  |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2  | 纳米零价铁/过氧化钙协同修复BHC污染土壤研究  | 王明新  | 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  | 
23  | 饮用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生物滤池降解机制研究  | 张文艺  |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4  | 矿区水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矿化机制及环境意义研究  | 赵兴青  |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  | 
25  | 层状结构矿物剥离-负载磷酸银光催化性能及调控  | 马建锋  |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6  | 农田秸秆焚烧对土壤腐殖物质组成、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 胡林潮  |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7  | 硅钛气凝胶复合多功能混凝土的制备、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光催化/传热复合特性研究  | 徐海珣  | 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8  | 抗生素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的响应及抗性基因多样性  | 梁玉婷  |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9  | 浅水湖泊沉积物脱氮的微生物作用机制  | 冯 胜  |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30  | 智能中空印迹微球选择性提取抗生素及分离行为和机理研究  | 欧红香  |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31  | 生物电化学方法研究电子穿梭体促进铁氧化物/有机氯交互反应的电子传递机制  | 刘 亮  |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32  | 硫化物矿山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成矿作用的环境修复意义  | 赵兴青  |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33  | 饮用水中DOM转化归趋的荧光光谱和分子尺度研究  | 杜尔登  |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34  | 固体废弃物制备SiO2-植物纤维复合气凝胶保温材料的结构控制及传热机制研究  | 赵善宇  | 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35  | 天然生漆液相界面结构与多相多组分漆酶催化聚合反应及漆膜结构性能关系研究  | 杨建红  |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36  | 粉煤灰堆场重金属污染的磁学响应及诊断机理  | 段雪梅  |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37  | 荷载与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高性能循环再生结构砼的力学行为与耐久性研究  | 朱平华  |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38  | 表面活性剂复配有机物协同促进氨氮吹脱效能与机制  | 雷春生  |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39  | 附着细菌驱动下藻残体分解的氮磷营养盐释放研究  | 冯 胜  |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40  | 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区土壤磁性分布特征  | 段雪梅  |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 
41  | 油田区土壤微生物功能标记基因的地理分异性研究  | 梁玉婷  | 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42  | 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区重金属污染的磁学诊断及机理  | 段雪梅  | 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43  | 无机离子改性膨润土吸附-协同催化降解有机物机制  | 马建锋  | 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44  | 水稻品种间根系氧化及有机酸分泌特性的差异及其对镉铅吸收的影响机制  | 刘建国  | 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45  | 农产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与优化方法研究  | 王明新  | 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年度  | 
王明新  | 石化污染地下水分区多级靶向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  | 2021  | 
张艳秋  | 双功能MOFs基环境材料对水体抗生素的吸附及可视化监控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21  | 
高尔豪  | Fe-BEA@M/TiO2核壳结构催化剂构筑及其利用甲醛氧化耦合SCR脱硝反应机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21  | 
张文艺  | 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处置重金属、雌激素释放规律与调控机制研究  |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  | 2020  | 
张文艺  | 基于光电耦合绿色增强剂的电动修复技术研发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19  | 
薛金娟  | 石墨烯负载型卟啉基MOF光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催化5-羟甲基糠醛合成2,5-呋喃二甲酸的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8  | 
冯珊珊  | 纳米普鲁士蓝颗粒诱导的免疫毒性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8  | 
彭明国  | 高效含油污泥处理生物菌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研制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18  | 
杨 彦  | 场地特征污染物、风险源识别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构建(软件系统开发)  |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8  | 
毛林强  | 掺混电镀污泥高温制备建材过程重金属物相转化规律及固化机理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7  | 
彭明国  |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关键技术与集成设备开发  |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6  | 
郭迎庆  | 生物滤料负载光催化耦合降解微污染水体中痕量有机物装置研发  |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6  | 
张文艺  | 畜禽粪便沼渣氮磷耦合结晶固化制备缓控释生物菌复合肥关键技术  |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  | 2016  | 
马建锋  | 锰氧化物纳米孔材料制备及催化降解有机物体系构建  | 江苏省自然基金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6  | 
李美娟  | 电镀污泥化学稳定与固化处置技术开发  |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5  | 
邵 敏  | 区域、场地污染环境与人群健康特征识别技术与风险评估系统构建及软件开发  |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5  | 
冯俊生  | 微生物-电化学耦合处理化工废水关键技术研究  |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5  | 
王明新  | 重金属/有机氯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发  |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5  | 
董良飞  | 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的新型MB平板膜元件及组件研发  |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 2015  | 
胡林潮  | 热处理修复技术对土壤腐殖质组成、结构及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5  | 
序号  | 奖项名称  | 获奖 等级  | 获奖项目名称  | 完成人  | 获奖 年度  | 
1  | 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流域环境中抗生素耐药基因污染特征、传播机制及风险管控研究  | 薛银刚  | 2020  | 
2  |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 一等  | 活性自由基高效产生方法及去除水中有害有机污染物机理的研究  | 王少莽  | 2019  | 
3  |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 一等  | 菜果茶减肥减药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  | 刘建国  | 2019  | 
4  | 江苏省级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全氟离子膜钢带流延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  | 魏永  | 2017  | 
5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区域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的特征识别、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  | 杨彦  | 2016  | 
6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一等  | 餐厨废弃物高质分离与高效生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 彭明国  | 2020  | 
7  | 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  | 一等  |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创新  | 赵远  | 2018  | 
8  |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 二等  | 低能耗高效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关键技术与装置研发  | 涂保华  | 2019  | 
9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典型有机污染场地调查、修复与效果评估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  | 张文艺  | 2019  | 
10  | 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奖  | 三等奖  | 乡村污水双泥膜(BCO-MBR)流态优化协同处理工艺及成套装备产业化  | 张文艺  | 2020  | 
11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 三等  |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  | 雷春生  | 2020  | 
12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 优秀奖  | 煤化工等行业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  | 雷春生  | 2020  | 
序 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年卷期页码  | 发表刊物  | 
1  | Bionic chitosan-carbon imprinted aerogel for high selective recovery of Gd(Ⅲ) from end-of-life rare earth productions  | 郑旭东  | 2021, 407: 124347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2  | Core-shell ZIF-8@MIL-68(In) derived ZnO nanoparticles-embedded In2O3 hollow tubular with oxygen vacancy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 pollutant  | 李忠玉  | 2021, 414: 125395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3  | Enhanced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duced nanoparticle emission on plasma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using Au/γ-Al2O3 nanocatalyst  | 姚水良  | 2022, 427, 130983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4  | The role of S and Mo doping on the dissociation of water molecule on FeOCl surfac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 胡林潮  | 2021, 426, 131353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5  | Bifunctional NiAlFe LDH-coated membrane for oil-in-water emulsion separ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ntibiotic  | 王明新  | 2021, 751: 141660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6  | Oxidized carbon materials cooperative construct ionic imprinted cellulose nanocrystals films for efficient adsorption of Dy(III)  | 郑旭东  | 2020, 381: 122669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7  | Synthesis of Mn/Al double oxygen biochar from dewatered sludge for enhancing phosphate removal  | 王利平  | 2020, 251: 119725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8  | Nitric oxide alleviates salt stress in seed germination and early seedling growth of pakchoi (Brassica chinensis L.) by enhancing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 任艳芳  | 2020, 187: 109785  |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 
9  | Copper sulfide as an excellent co-catalyst with K2S2O8 for dye decomposition in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 马建锋  | 2020, 233: 116057  |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 
10  | Effects of waste glass particle size on improving the propert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fired brick containing electroplating sludge  | 毛林强  | 2020, 257, e119583  |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 
11  | The improvement in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fired clay bricks containing hazardous waste electroplating sludge: The role of Na2SiO3  | 毛林强  | 2019,228:1455-1463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12  | Degradation of dye in wastewater by Homogeneous Fe(VI)/NaHSO3 system  | 马建锋  | 2019,228: 595-601  | Chemosphere  | 
13  |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on the long-term 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and depth layers in mine  | 赵兴青  | 2019, 170: 218-226  |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 
14  | The reuse of waste glass for enhancement of heavy metals immobilization during the introduction of galvanized sludge in brick manufacturing  | 毛林强  | 2019, 231: 780-787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15  | Transformation of naproxen during the chlorination process: Products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um chemistry validation  | 杜尔登  | 2018, 211: 1007-1017  | Chemosphere WOS: 000446149600110  | 
16  | Dual-template docking oriented ionic imprinted bilayer mesoporous films with efficient recovery of neodymium and dysprosium  | 郑旭东  | 2018,353: 496-504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WOS: 000438002800054  | 
17  | Stabilization of electroplating sludge with iron sludge by thermal treatment via incorporating heavy metals into spinel phase  | 毛林强  | 2018,187: 616-624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WOS: 000432102500052  | 
18  | Transformation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of two UV filters using UV/H2O2 process  | 彭明国  | 2017,603: 361-369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WOS: 000405981500038  | 
19  | Construction of mesoporous carbon nitride/binary metal sulfide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s for enhanced degradation of pollu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 李忠玉  | 2017,218, 545-554  |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WOS: 000407983000053  | 
20  | Superb adsorption capacity of hierarchical calcined Ni/Mg/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for Congo red and Cr(VI) ions  | 雷春生  | 2017,321: 801-811  |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WOS: 000388777300085  | 
21  |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a heparan sulphate heptasaccharide microarray  | 杨建红  | 2017, 53(10): 1743-1746  |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WOS: 000395441400043  | 
22  |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Ag3PO4 dispersed on exfoliated bentonite for 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 马建锋  | 2016,182:26-32  |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WOS:000365050700003  | 
23  | Nanocomposite of exfoliated bentonite/g-C3N4/Ag3PO4 for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Rhodamine B  | 马建锋  | 2016, 162: 269-276  | Chemosphere  | 
24  | Inhibition of Cr(III) oxidation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of simulated tannery sludge: The role of phosphate  | 张文艺  | 2016, 294:1-8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WOS:000375170200001  | 
25  | Inhibition of the oxidation of Cr(III) during the incineration of tannery sludge: the role of phosphate  | 张文艺  | 2016, 294:1-8  |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WOS:00037517020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