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
我校1项科研技术入选工信部先进适用技术(第一批)名单2025.02.07近日,国家工信部以工科函〔2025〕99号公示了《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我校张跃研究员团队的科研技术《新型连续流微通道反应器系统集成及在硝化反应中的应用》入选工信部先进适用技术(第一批)名单。该项目瞄准石油化工及战略新兴产业,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 针对化工行业硝化高危工艺突出、典型的化工过程重大事故风险防控现实需求,围绕化工工艺安全控制与风险评估、连续流微化工与过程强化、本质安全反应工艺及设备性能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发展以“连续流”、“智能化”为特征的化工本质安全技术,开发具备热质传递速率快、内在安全性高、过程能耗低、集成度高、放大效应小和可控性强的过程强化技术及反应装备,降低或消除反应安全风险,实现化工过程的高效化、微型化和绿色化。该成果技术具有高效传热、传质功能的毫米通道,冷传质热反应多通道并联,以量产化的连续流高通量微反应系统为核心的工艺技术和反应装备,适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工中间体和基本化学品合成工艺研发和工业化生产应用。发表论文4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6件,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2项,研究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教育部
-
我校赵远研究员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2025.01.14常州大学作为课题承担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绿色高效外源诱导基因沉默型RNA生物农药”专项中的“RNA农药在水稻种植的绿色防控与评价”课题(课题编号:2024YFF1504205),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远研究员担任课题负责人。该课题聚焦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传统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以RNA生物农药为突破口,开展其在水稻种植中的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评价。RNA农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农药,具有靶向性强、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势,被誉为“下一代农药”,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课题团队依托常州大学在环境功能材料、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的长期研究积累,结合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将系统开展RNA农药的环境行为及田间应用评价研究,构建RNA农药在水稻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技术体系,为实现RNA农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我校高度重视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谋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常州市科技创新规划,坚持“四个面向”,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工作。该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的立项是学校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谋划的
-
我校环境生态学科ESI全球排名稳步提升2024.07.12科睿唯安集团发布的最新一期ESI数据(统计时间节点为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显示,我校环境生态学学科共发表ESI论文363篇,累计被引用次数为4237次,潜力值为93.1%(比上期前进6.8%),是我校目前距离ESI全球前1%最近的学科,常州大学则是江苏省环境生态学科目前距离ESI全球前1%最近的高校。近两年我校环境生态学科ESI潜力值迅速提升,从2021年9月的45.87%提升到2023年5月的93.08%,持续走高,增速为2.36%/月。按照目前的增速,预计将于2~4个月内进入ESI前1%榜单。近几年来,我院为推进环境生态学科的发展,从团队建设、人才引进、装备建设、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发力,取得明显成效,是我校对环境生态学院ESI潜力值贡献最大的学院,最新数据显示贡献率为71.66%。团队建设方面,引进国家级人才姚水良担任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带头人,组建了大气污染控制学科团队,带动该学科方向迅速发展,近几年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并实现了我校在环境生态类顶级期刊发文零的突破。人才引进方面,严把进门关,应届博士生优先引进在环境类顶级期刊(Environ
-
环境学院赴宜兴访企拓岗,共筑校企就业育人共同体2025.08.048月4日下午,环境学院赴宜兴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通过深度对接与专题分享,为深化校企协同、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构建起高效合作平台。常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忠玉,宜兴市绿色低碳产业协会会长蒋介中,宜兴市人社局市场办主任陈霁,江苏新奇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水江,江苏鑫汇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易非,江苏瑞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康君,江苏新宇天成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王斌,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庄静,江苏蓝天水净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强,江苏灵谷化工股份集团高级顾问赵建伟,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薛峰、院长马江权、副书记林凌敏、副院长薛银刚、学工办主任王国宇出席会议。会议由江苏新奇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汤水江主持。李忠玉副校长介绍了常州大学的发展历程、综合实力、办学结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成果,全面展现学校育人底蕴。马江权院长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让企业清晰把握学院育人方向。薛峰书记重点通报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6届毕业生规模、专业结构等情况,结合企业需求精准推荐优秀学子,为人才输送提供靶向指引。企业家代表